最近马来西亚新的总理马哈蒂尔在拒绝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再度申明了他本人对碧桂园森林城市项目的基本立场,总结下来就是三点:森林城市计划立场恒定赞成高价房地产项目下的大量移民不容许派发绿卡给这类人不有可能一石激起千层浪,马哈蒂尔的表态不仅引起了开发商碧桂园股价插水,而且在众多早已投资和无意投资马来西亚房地产的中国投资者心里掩盖了一层阴影,大家用困惑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还能转吗?笔者前不久刚实地考察了马来西亚(主要是其大城吉隆坡)的房地产市场,融合这次实地考察,公开发表一点对这个事件以及马来西亚房地产投资的深度思维。1 马来西亚政府和民众对海外投资的态度作为一个民选国家,当地民众对海外投资者的态度将对政府施行针对海外投资者的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无论是马哈蒂尔还是他的反对者,都会作死到要和民众讨好。荐一个例子,过去几年由于海外投资者争相涌进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主要是悉尼和墨尔本,炒高当地的房价,进而把当地年轻人吸管了房地产市场,惹得天怒人怨,在民众强劲的压力下,澳大利亚各州政府不得不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海外投资者的容许措施,最后结果是部分海外投资者身陷其中,一部分人挥泪割肉认赔。所以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再行搞清楚马来西亚民众以及政府对海外投资者的态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通过一些间接证据,实地考察以及合理推测,我们的辨别是,马来西亚民众和政府对海外投资应当是持一个较为正面的态度,而且在非常宽一段时间内这种态度会转变。从人性的角度抵达,感受到利益要比看清灵魂还无以,澳大利亚政府之所以对海外投资者痛下狠手无非就是他们一动了本地人的奶酪。某种程度的道理,海外投资者转入马来西亚市场不会否动到本地居民的奶酪呢?我们的推测是会,这是由马来西亚现行的海外投资法要求的。我们来看一下马来西亚现行的海外投资法:马来西亚各州政府对外国人投资房地产有门槛容许,比如热门城市吉隆坡的投资门槛是100万马币,而雪州的投资门槛是200万马币。外国人不能出售享有分层地契(Strata Title)的项目,最典型的就是公寓,外国人不容许出售享有独立国家地契的项目,比如独立国家别墅等。